沈连婠

 
沈连婠,女,教授
 
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入党,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系CAD/CAM研究室主任、基层党支部书记。
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领域的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CAD/CAM一体化、网络设计、协同设计、微细加工技术、CAE应用研究,光机电一体化研究等。
注重学科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传、帮、带,组织和培养年青教师参与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开发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系列实验,主动承担校系对口支援的西南科技大学的来校研究生的培养。
 

 

先进制造技术CAD/协同技术/MEMS

信息领域的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 研究生课程:《工程中的有限元法》,《微细加工技术》,《现代制造技术》。
  • 本科生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CAD》,《传热与热变形基础》。
  • 1999级、2014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本科班班主任。
  • 2004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
 
集体荣誉
  • 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沈连婠、李木军、孙袁、施添翼、夏宁翔,“基于web的分布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2] 
  • 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沈连婠、李木军、王翔、邬玉亭、王瑞芳,“《机械制图》课程改革”。[4] 
  • 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沈连婠、李木军、王翔、邬玉亭、王瑞芳,“《机械制图》课程改革”。[2] 
  • 200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王琪民、李永新、王 翔、沈连婠、连东侠、王克逸,“系统改革精密机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 
  • 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沈连婠、邬玉亭、王瑞芳、王琪民,“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多模式机械制图教学系统”。[2] 
  • 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王琪民、李永新、王翔、沈连婠、连东侠、王克逸,“系统改革精密机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 
  • 2001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沈连婠、李木军、王翔、邬玉亭、王瑞芳,“《机械制图》课程改革”。[4] 
  • 2001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沈连婠、邬玉亭、王琪民,“非机械类《机械制图》网上课程的研制”。[4] 
  •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沈连婠、邬玉亭、王琪民,“机械制图网上课程的研制”。[2] 
个人荣誉
  • 201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瀚海航塔——我最喜爱的老师”。[5] 
  • 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6-7] 
  • 2010年获第二届“寸草心859奖教学金”。[8] 
  • 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
 
90年代以来从事CAD、CAM、CAE、光机电一体化和微细加工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同时将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 “基于有限元的电子枪结构的优化设计”。
  • “车削加工中热变形误差的计算机自动补偿研究”。
  • “紧凑型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关键技术研究”。
  • “基于图形误差反馈的MEMS微结构深度光刻模型计算机仿真研究”。
叉车车架的CAD研究
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
机械制图网络教学软件
获2001年省高教组一等奖(教秘(2001)494
其间,承担过的相关研究课题主要有:
承担过的相关科研课题主要有:
基于web的可视化实时协同设计环境研究???
基于web的CAD研究
基于特征的CAD/CAM一体化软件研制
基于LIGA技术的微型机械研究和基于图像技术的微型机械测试技术研究
三维光成形与LIGA相结合的微型机械研究
新型加速器高频腔冷却系统的数字化设计和结构优化
叉车车架的CAD研究
光机电一体化的磁场测量机测控系统研制
加速器束流检测系统的标定系统装置研制
新型雷达的关键部件的CAD研究
 
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0多篇论文被SCI、EI等国际著名刊物收录。
2011年
  1. 基于3维实体重建的直线加速器加速管热稳定性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 23卷第1期
  2. 直线加速器同轴负载材料FeSiAl电磁参数测试及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 23卷第1期
2010年
  1. Numer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llinear load for S-band linac based on FeSiAl material - Nuc.Instr.& Meth. in Phys. Res. - 2010 - v623, n3
  2. 大面积复杂掩模图形的快速光刻仿真研究 - 仪器仪表学报 - 2010 - 31卷第3期
  3. 接近式光刻衍射光场的有效波前作用规律分析 - 光学学报 - 2010 - 30卷第2期
  4. 接近式紫外光刻中图形失真的分析与预修正仿真 - 机械工程学报 - 2010 - 44卷11期
  5. Exploiting critical path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design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10 - v 97-101,2010
2009年
  1. Refractive index and dispersion variation in precision optical glass molding by computed tomography - Applied Optics - 2009 - v 48, n 19
  2. Investig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in precision compression glass molding by use of 3D tomography -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9 - v 20, n 5, 2009
2008年
  1. 接近式紫外光刻中图形失真的分析与预修正仿真 - 机械工程学报 - 2008 -
  2. 紫外光刻加工误差实验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 2008 -
2007年
  1. 接近式光刻图形失真的部分相干光理论分析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 2007 -
  2. 部分相干光在紫外光刻中的传播及衍射效应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37卷第1期,25-30
2006年
  1. Web based cooperative virtual product design environment shared by designers and customers - LNCS - 2006 - v 3865,2006
  2. 用多尺度方法分析热喷涂层应力 - 材料科学与工艺 - 2006 - 14卷 1期
  3. Web based cooperative virtual product design environment shared by designers and customers,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I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865: 384-393 2006.?
  4. Approach of interactive operation of VRML model in virtual collaborative design,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MAY 03-05, 2006, VOLS 1 AND 2 : 1168-1172.
  5. 用多尺度方法分析热喷涂层应力,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 14卷 1期,22-24
  6. 2m加速管冷却系统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核技术,2006年 29卷 7期,551-555
2005年
  1. 面向用户的虚拟设计环境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 41卷 6期,137-142
  2. 基于Web的虚拟设计中VRML实时模型的可交互处理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6期,1371-1377
  3. 基于Web的CAD系统中最小不规则封闭区域的识别方法,工程图学学报,2005年 26卷 4期,36-40
2004年
  1. 电子帘加速器中阴栅组件结构的数字化设计,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 16卷 11期,1485-1488
2003年
  1. BPM定标系统及其应用 核技术 核技术,2003年第四期
2002年
  1. Research of Micro Feature Language 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ing on the Web Proceedings of IE&EM’ 2002 and IceCE’2002
  2. 束流位置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中的应用,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 14卷 5期,783-786
  3. 束流位置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中的应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第14卷,第5期
  4. 基于特征宏语言的远程协同实体建模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2002,12
  5. 基于网页的协同设计环境的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2002,12
2001年
  1.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web Based Course of Mechanicel Drawing. 6 Proceedings of IceCE,2001,Xi’an,Sept.16-18
  2. 微光成型法三维成型装置的研制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4
  3. 微光成型法微细光束紫外光源的研制 光学工程,2001,5
  4.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
  5. CAM中的刀具管理 机床与液压,2001,12
  6. 微光成型法三维成型装置的研制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 4
  7. 微光成型法微细光束紫外光源的研制 光学工程,2001,5
  8. 微光成型法平面轮廓扫描路径的生成 现代制造工程,2001.9
  9. CAM中的刀具管理 机床与液压,2001
2000年
  1. 制造网络化技术及其在三维快速原型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工艺师,2000.10
  2. 智能化孔加工CAPP的研究开发 机械工艺师,2000.10
  3. Web分布式开发模式DNA的探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8
  4. CAM中的工程数据结构及其管理 机械工艺师,2000.10
  5. 智能IE-CAM软件中孔模型的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11
  6. 基于Helix Design & Modeling 的应用开发中的COM技术 计算机工程,2000.11
  7. 微光成型法图形数据的提取和处理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9
1999年
  1. 电容式加速度计结构的建模与仿真 光学精密工程,1999.8
  2. 基于I-DEAS的用户环境二次开发的研究 计算机工程,1999.3
1998年
  1. 雷达天线座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现代雷达,1998.12
  2.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现状及研究方向 中国机械工程,1998.9

沈连婠.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