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辉“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反演及应用”报告会成功举办

9月2 日下午14: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陶明辉教授做线上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反演及应用”,报告由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执行主任刘诚教授主持,共有115人参加线上报告会

陶明辉教授从大气气溶胶来源和影响引入,大气中的气溶胶不仅影响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干扰卫星遥感成像和气体参数反演的重要因子。全球区域尺度气溶胶浓度和理化特性的精准观测是认知气候、环境效应的基础。与寿命较长的温室气体相比,气溶胶的寿命相对较短,而且来源复杂,其浓度和时空特性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化,对定量评估其气候和环境效应造成较大挑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波段、多角度和偏振等卫星传感器的相继发射,为从区域尺度及全球尺度获取气溶胶信息提供了观测手段。由于卫星气溶胶和地表未知参数远多于已知信息,气溶胶参数反演精度依赖于遥感信息量、前向模型、反演算法等关键环节。紧着介绍了MODIS气溶胶反演算法、MODIS暗像元算法、MODIS深蓝反演算法、MISR多角度气溶胶反演算法、MISR多角度偏振气溶胶反演算法、PARASOL多角度偏振气溶胶反演算法。探讨了卫星遥感在大气污染排放监测中的应用。陶明辉教授讲解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让参会师生对大气气溶胶及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反演和应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在自由讨论环节,参会师生就高分五号DPC偏振的应用情况、DPC的创新点等问题与陶明辉教授进行互动交流,陶明辉教授指出DPC偏振技术路线可行,目前DPC采样用的是模型模拟,并加入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处理,已展现出较好效果;陶明辉教授就师生提出的“国控点已经很密集,做卫星遥感反演的作用?”作出了解答,阐述了卫星在气溶胶组分、来源区分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双方交流深刻,与会师生收获颇多。


报告人简介:

陶明辉,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黄鹤英才,主要从事大气环卫星遥感探测技术与反演算法研究;在JGR、GRL、ACP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Nature Communication、PNAS等相关期刊SCI引|用1400余次,2020年入选武汉黄鹤英才计划,担任《遥感学报》编委、中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业委员会委员,担任JGR、GRL、ACP、RSE、IEEE TGRS、STOTEN、AE、AR等大气和遥感期刊的审稿人,获省部级奖励1项,参编专著两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重点基金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环保部门应用课题等10余项;作为技术骨干研发的空气质量卫星监测系统已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北京市、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等业务单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