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系友论坛”第八期线上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2022-05-26浏览:293

为加强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全球系友的联系与交流,2022年5月15日,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系友论坛”第八期线上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包括Vaso Corpor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俊、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 (ACD)联合创始人及首席运营官陈世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讲授周少华、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宽等多位医疗器械领域的业内嘉宾跟大家分享医疗器械行业的相关内容,论坛主题为“漫谈医疗器械”,由8009系友马俊主持。

本次报告有多位领域内师生和从业者参加,提问和讨论各类医疗器械领域问题较为热烈,在医疗器械领域创业、高校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市场监管、AI与医疗影像分析等方面都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感悟分享。

在医疗器械领域创业方面,嘉宾们谈到国产化和医疗机器人两个方向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医疗机器人行业渗透率低,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如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在医疗器械国产化方面,目前在中低端影像设备上国内厂商占据了较大市场,但在高端设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需要技术积累,国外市场成熟,因此在国内大市场上国产替代是比较好的创业方向。张宽教授也指出了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四个方向:一是从低值到高值替代,二是从诊断向治疗替代,三是从通用向专用替代,四是从整机替代到核心部件的替代。

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多位嘉宾也提出了更多关注基础学科的提议,如数学、物理、解剖学等,打牢基础更为重要。在常规课程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非技术性的课程,如法规、伦理、医学基础知识等课程,还可以多邀请领域内专家来做报告,增长学生的见识。

嘉宾和与会者在癌症早筛、医疗器械国产化、AI医疗、中国生物医疗产业创业机会和创业方向、创业企业建议、求学期间能力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大的九系系友和在校师生对自己关注的医疗器械方面的问题对嘉宾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嘉宾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均一一作答。

报告人简介:

马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获得学士学位(8009),于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将其共同创建的医疗器械公司Living Data Technology公司并入Vaso公司后成为其董事局成员,并于2008年起担任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自那以后,他将公司单一的设备业务转变为多元化业务,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业务,并拥有多个业务线,包括专有医疗设备和软件、医疗IT服务和大型医疗设备销售。此前,马博士曾在航空、汽车、生物医学仪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担任过各种行政、学术和咨询职位,参与创业、并购、合资、代工等多项业务活动。  

陈世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获得学士学位(8009),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为Alamar生物科学公司带来了超过20年的生物技术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在Alamar公司之前,他是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 (ACD)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并在原位RNA分析领域将公司建设成为全球领导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ACD公司之前,陈世平共同创建了Geno spectra公司,担任其首席技术官并领导了其微阵列仪器系统的开发。在加入工业界之前,他是马里兰大学的助理教授,进行了光学传感器和仪器仪表领域的研究,研究和开发工作已发表几十份期刊出版物和20多项专利。

周少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周少华博士致力于医学影像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落地。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8906),博士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Fellow of IEEE、AIMBE(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NAI(美国国家学术发明院),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筹)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客座教授,曾在西门子医疗研究院任职首席影像AI专家。他已经编撰了六本学术专著,发表了240+篇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并拥有140+项授权专利。他多次因其学术成就和创新贡献而获奖,包括发明奥斯卡奖、西门子年度发明家、马里兰大学ECE杰出校友、MICCAI年轻科学家奖提名文章等。他热心奉献于专业社区,是行业顶级协会MICCAI司库兼理事、Medical Open Network for AI(MONAI)顾问、顶级期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IEEE Trans. Medical Imaging(TMI)等编委、顶级会议AAAI、CVPR、ICCV、MICCAI和NeurIPS等领域主席、MICCAI2020的程序联席主席、《视觉求索》公众号联席主编。

张宽,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博士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后赴英国佩斯利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获得硕士(MS和MPhi)和博士(PhD)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NIH博士后资金资助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完成后留校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2009年12月回国受聘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任研究员,于2010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人才项目,2011年1月被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引进工作至今。张博士主要在两个研究方向上开展工作:1、基于肌骨系统建模仿真和步态分析技术,开展全膝关节置换前后患者关节生物力学特性和行走功能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关节力学和步态特性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探索“最佳全膝关节置换”;2、打造高精度的人体能量代谢测试系统,开发日常人体活动及其能量代谢的测量仪器和生物力学分析模型,专注能量代谢与疾病的关联研究,探究运动能量代谢在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具体方法包括肌骨建模、有限元建模、人工智能、超声技术、可穿戴人体活动智能分析技术、电生理实验(脑电和肌电)和生物力学实验测量技术等。张博士为PI的首都医科大学人体生物力学与能量代谢实验室具有先进的生物力学和人体能量代谢测试平台,形成了从实验测量到数字仿真的一套完整的科研支持体系。张博士主持了美国和中国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张博士目前兼任北京市高校教师职务专业学术评议委员会医学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会智慧医疗技术与管理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与器械分会委员,国家科技奖励办评审专家,中国药监局器械评审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航天员科学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总装备部重点实验室”能量代谢研究方向PI,以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