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晴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挑战”报告会成功举办

129 日上午9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受邀做线上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上海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挑战”。报告会由工程科学学院精密仪器与精密机械系执行主任刘诚教授主持。

伏主任立足于上海,回顾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消烟除尘、低硫控制,到2000年后结构调整、综合治理;从常规污染物监测到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测体系的建立。监测技术飞速发展,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仅需要对常规污染物进行准确地监测,还需要对工业、交通等污染源进行监测,分析造成污染的成因,对突发性的重污染事件进行预报预警以及保障重大活动的召开。伏主任以中国进口博览会为例,介绍了支持构成重大活动保障“陆海空”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对污染源的精准施策;超级站组分监测和分析;工业园区、交通和扬尘的精准减排;走航车和无人机航测的热点摸排;以及海上污染传输监测。伏主任的讲解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让与会的师生们对环境污染监测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认识。

在自由讨论环节,参会师生就传感器的准确性、多源数据的利用、对大小型工厂采用无人机监测的可行性等问题与伏主任进行交流互动,伏主任指出传感器的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传感器内部可以自带温度和适度校正;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传感器,每个月需要拆卸传感器,重新标定;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他们团队还会用两辆走航车搭载传感器同时进行远程测量,互相验证。关于多源数据的利用上,目前多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案例分析中有所研究,没有进行业务化,伏主任建议与中国科大刘诚组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和培养。双方交流深刻,与会师生反响热烈。


报告人简介:

伏晴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兼任复旦大学校外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环境监测尖端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部科技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牵头创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在 SCI 和国内核心期刊上独立及合作发表文章60余篇。牵头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工作,多次成功服务于G20峰会、金砖会晤、青岛上合峰会和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

本次报告会为2021工程科学论坛第35期报告,报告由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支持。

 撰稿人:胡衍雷 刘浩然 王兴皓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