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全球系友的联系与交流,2022年3月20日,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系友论坛”第四期线上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荣休教师、博士生导师,“系友论坛“的发起人黄文浩教授做题为“从工人到教授:走上科研之路”的报告,报告由9509系友陈颖芳主持。
黄文浩教授1978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与筹建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为本系的创办和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次讲座黄文浩教授以1978年为转折点,结合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优秀科研工作者求学、步入社会、走上科研道路和发挥余热的丰富历程,分享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感悟。
工厂十年,了解国情
黄文浩教授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同年分配到长春拖拉机制造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长春工作七年,先后从事模具钳工、电解加工和工厂计量工作。1975年黄文浩教授被调动到上海铁路局芜湖机务段工作,1978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年的基层锻炼使黄文浩教授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国情。黄文浩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关于采购高精密轴承的例子。在长春拖拉机制造厂研制渐开线检查仪时,急需八个径向跳动量小的精密轴承,为了购买这批轴承,黄文浩教授两次前往北京部委汇报,经过沟通协调,最终在洛阳轴承厂购得军品级轴承,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初入科研,寻找方向
1978年黄文浩教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参与筹建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为国家培养科学仪器方面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研究型大学,黄文浩教授从建设实验室入手,多方寻找科研实践机会。先后承担科大物理系、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合肥企业难题招标课题,发表了“FP干涉仪测量材料磁致伸缩”(1984)、“椭圆齿轮测量”(1986)、“直线加速器三点法激光准直测量”(1988)等论文。又一个十年,黄文浩教授创造条件,积累经验,步入了科研的大门。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1989年黄文浩教授前往马德里自治大学做访问学者。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影响,黄文浩教授将研究方向确立在基于光学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黄文浩教授研制出西班牙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基于该研究成果,1990年黄文浩教授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并第一次发表了国际高水平论文。1991年黄文浩教授回到科大,组建了微纳米工程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工作。陆续开展了超光滑表面测量、原子光栅原理、二维零位光栅、飞秒激光加工、国际标准制定等科研工作。同时,黄文浩教授还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合作,负责全国SPM学术交流会、中日大学群交流等工作。
回报社会,发挥余热
如今,黄文浩教授已经荣休二线多年,但对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热情不减,担任基金委纳米制造重大研究计划顾问、组织国际纳米制造趋势论坛、受聘科技部973项目制造领域咨询专家、科技部变革性技术专项咨询专家等工作,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为科大学科和平台建设,九系系友论坛等建言献策。
自强不息,行胜于言
最后,黄文浩教授用28个字总结了科研基本素质体会:家国情怀、数理基础、求知兴趣、创新精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合作精神。
在交流环节,多位老师和青年学子积极发言,讨论热烈。黄文浩老师就科研的理想信念、科研院所与企业工作的选择、如何培养优秀的研究生、团队建设与发展、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问题逐一作了细致的解答,并结合自身经历,鼓励科大学子自强不息,行胜于言,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报告人简介:
黄文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精密仪器专业。1978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其中1989-1991年,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访问学者。
曾承担中-日大学群合作先进制造领域,中国-西班牙科技合作“纳米技术与仪器”,中-德科技合作“激光加工技术”中方负责人。2011年担任国际纳米制造趋势论坛NanoTrends2011组委会主席。2011年当选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会士(Fellow of lSNM)。现任国家纳米技术标准化,表面化学分析委员会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1/SC9/SG1召集人。2013年起受聘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专家,变革性技术专项咨询专家。2011年和2012年度获中国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200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飞秒激光的双光子微纳加工基础技术与装置的研究)。202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