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上午,中科大“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开班仪式在科大西区三教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陈初升、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明候、副院长吴恒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钢、精仪系主任徐晓嵘及院系教师代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所长饶瑞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刘文清院士、副所长谢品华研究员、所科研办主任翁宁泉研究员、综合办副主任伍德侠及各研究中心代表出席仪式。中科大2015/2016级英才班学生及部分大一新生共约10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工程学院副书记赵钢主持。仪式伊始,饶瑞中研究员在致辞中祝贺中科大“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正式开班,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安徽光机所的学科方向、平台设施、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他还鼓励同学们报考安光所研究生,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刘文清院士应邀致辞,他从近期的中兴事件谈及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殷切希望莘莘学子们能够努力学习,以英才班为契机,结合院所双方优势资源,开展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成为祖国急需的科技拔尖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陈初升校长高度评价了安光所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谢安光所对中科大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是中科大与合肥地区科研院所共建的第一个英才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要发挥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加强合作交流,为精仪系本科生培养提供更好的科教创新平台。院所双方领导为2015/2016级英才班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及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安光所饶瑞中所长、首席科学家刘文清院士、中科大陈初升副校长致辞
院所双方领导为2015/2016级英才班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及荣誉证书
2015/2016级英才班师生合影
2、“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举行学术报告会
2017年6月9日上午,中科大“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学术报告会在科大西区三教报告厅顺利举行。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张世武副主任、安徽光机所曹振松、张天舒、罗海燕、游利兵、刘锟博士,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气光学中心、环境光学中心、光学遥感中心、激光技术中心和基础科研中心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进展情况。师生交流环节,老生、新生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角度提问,老师们悉心答疑,获得了在场师生们的认同和共鸣。
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学术报告
3、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参观
2017年6月11日,由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徐晓嵘、总支书记赵钢等老师带队,工程科学学院2016级部分学生和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2015级全体学生及相关班主任约120人 参观了安徽光机所,了解安光所的科研总体概况、研究生培养以及“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方案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国研究员、安徽光机所所 长刘文清院士、副所长谢品华研究员、科研办主任翁宁泉研究员以及各研究中心分管主任参加了交流报告会及参观活动。报告会由谢品华副所长主持。
同学们分三队按照预设路线参观安光所科研园区,涉及大气光学中心、环境光学中心、光学遥感中心、激光技术中心和基础科学中心,共4处科研楼12个开放实验室。大家直接接触到各种高精尖的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激光雷达、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激光诱导击穿技术等等,见证了几代科学家为 了国家的国防、生态、经济等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2、开展第一届学术活动,深入推进科教融合
11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科学岛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交流会旨在促进双方全面了解各自研究领域方向中的契合点,以此深化双方在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实质性的科教融合,双方50余位学者专家参加了交流会,近20位学者介绍了9个研究方向的专业报告,交流会由安光所副所长谢品华研究员主持。
安光所首席科学家刘文清院士致欢迎辞,他指出,双方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大学和研究所,肩负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 战场”的历史使命,中科大精仪系与中科院安光所应基于共同的学科研究基础,所系结合,瞄准国家需求和重大科技计划,整合资源、开展深入合作,以图在未来取 得一系列重点突破。
学术交流会上,中科大精仪系十余位教授、专家分别从光学与原子精密测量、生物医学工程、微纳米技术、智能机械与动态测试等研究方向介绍各自的学科领域发展近况与科研成果,而安光所的多位科研人员则从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光学遥感、激光技术、光物理化学等方向介绍了各自中心的基本情况与研究项目,双方在互动交 流环节探讨热烈,碰撞着思想的火花,初步达成了开展某些领域合作的共识。
学术报告结束后,科大精仪系主任徐晓嵘教授与安光所副所长郑小兵研究员分别讲话,高度赞扬了本次交流会的积极效果,期待在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的指示精神指导下,落实中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的建设、促进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合作与联合申报,推动科教 融合工作获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