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在学校高新园区开幕。省委书记韩俊,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和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共同为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揭牌。同时举行了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聘任仪式、长三角人形机器人联盟成立仪式与三场大会专题报告。
当天下午,举行了人形机器人分论坛。包信和校长出席,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主持论坛开场环节。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丁汉院士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人形机器人代表着科技的最前沿,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其发展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整个社会结构。丁院士祝中国科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为我国机器人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由南开大学赵新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吴新宇研究员、北京大学喻俊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李兵教授、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雪峰教授、北京大学谢广明教授主持。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庞建新校友以《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和产业展望》为题介绍了优必选公司有关人形机器人的全栈式研发情况,及人形机器人WalkerX在智慧工厂实验的案例。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张世武教授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形机器人研究及发展规划》为题对人形机器人发展背景、中国科大独特优势和人形机器人研究院规划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研究员以《开源创新助力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为题介绍了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通用机器人的四大关键技术(本体平台、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指出开源生态更有助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以《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为题重点介绍了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柔性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突破,感知技术正从刚性感知路线逐渐发展为柔性、高灵敏、高阵列的方向。吉林大学任雷教授以《源自人体的启示: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围绕机器人柔性材料、关节结构、动力系统等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基于仿生方法的解决思路和相关灵巧手及仿生手臂研究成果。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与CEO彭雷校友以《让大脑连接未来》为题介绍了他本人近20年的连续互联网创业以及最后进军硬科技脑机接口行业的经历,重点介绍了脑虎科技在脑机接口前沿研究进展以及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之间的关联。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研究员以《超逼真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为题对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电动伺服驱动和电液伺服驱动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随后由上海交通大学朱向阳教授主持了第一场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山东大学李贻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振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贺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贵敏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李秦川教授、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同济大学徐鉴教授等专家就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严建文教授主持,与会嘉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谢信珍副总裁、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游玮董事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研究员、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浙江大学朱秋国副教授、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苌瑞春副总裁、美国Westwood Robotics(西木科技)公司创始人张晓光博士、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赵旸副总裁等多位来自人形机器人知名企业和潜在应用行业的专家就人形机器人最先可能落地的场景展开了讨论,并对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出席本次人形机器人论坛的嘉宾还有浙江大学李铁风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訾斌教授、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均教授、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汤奇荣教授、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孙秀婷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徐向荣教授、清华大学邓磊副教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晓杰研究员等相关领域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成、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发展官许春山、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方灶军研究员等长三角人形机器人联盟单位代表与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孔皖生副总经理等相关企业代表;同时约有两百余位校内师生和各界校友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研究与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中国科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科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汇聚了来自全校相关学科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安徽特色的人形机器人综合研究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国家赢得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研究院将发挥中国科大多学科交叉优势,在材料传感、结构驱动、小脑(运动控制)、以及大脑(具身智能)等方向争取技术突破,获得标志性成果。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研究院将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和普及。
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工程科学学院